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6日电(记者蔡国栋尚升)帕米尔高原的风,吹过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依赖州(以下简称克州)的群山与河谷,也见证了一名青年志愿者十三载扎根边疆的炽无感情怀。从江西赣州到新疆克州,从孤身一人到举家同行,从普通志愿者到公益团队带头人,曹永祺用青春丈量祖国西部的土地,以行动诠释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
这是曹永祺2012年7月来到新疆后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新华社发
2012年,毕业于赣南师范大学的曹永祺报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跨越近5000公里来到地处帕米尔高原上的新疆克州阿合奇县。第一次走进当地福利院时,50多个孩子怯生生的眼神抚慰了他的心。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的念头,就此生根发芽。
白天完成单位工作,夜晚化身网络联络员,曹永祺向社会公益组织发去一封封邮件,讲述边疆孩子的故事;周末奔波于乡村学校,记录下孩子们的每一份具体需求。
三年间,各种物资跨越山海而来,新疆首个海豚公益图书馆在高原落成,湖南卫视《不变计》镜头首次对准新疆孩子,国旗班在中学操场上扬起鲜红的旗帜…糖心vlog谁最好看的女主…当孩子们摸着新棉衣笑出声时,我就知道,这片土地需要我留下。2015年,志愿服务期满的他与同是志愿者的妻子贺桂梅选择扎根新疆,将临时驿站变为终身港湾。
转岗至克州阿克陶县恰尔隆镇工作后,曹永祺面对的是一幅更为宏大的画卷。恰尔隆,意为群山汇集之处,因这里是四条山沟的分歧处而得名。尽管当地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极为不便,但他悠然,从容投入工作,深入各村了解牧民的实际困难,积极开展便民服务、政策解读和法治宣传等工作。
牧民常年居住在帕米尔高原深处,日子过得紧巴巴,还常年面对信息不畅、教育就医困难等问题。2017年开始,在当地政府干涉下,牧民走出深山牧场,来到县城附近的平原定居。这时曹永祺带着相机走遍牧区,记录了牧民从帕米尔高原搬迁至平原新居的历史性时刻。昆仑佳苑社区从无到有,牧民变居民的故事被他定格成影像,成为穿贫攻坚的生动见证。
工作之余,他发起成立暖流新疆驿站,带领团队翻雪山、越戈壁,将公益之光洒向更远方。十三年间,跋涉2.3万公里,为全疆200余所乡村小学收去棉衣、图书、体育器材;建成8间多功能音乐教室,让帕米尔山间的歌声乘着琴键飞扬;带动数百名志愿者加入,将一个人的重新确认变成一群人的长征。
2024年10月9日,在阿克陶县核拉勒乡阿克提其村小学,曹永祺发放体育器材后与部分学生合影。新华社发
上个学期曹永祺给我们学校联系捐赠了一批体育器材。阿克陶县核拉勒乡阿克提其村小学4年级2班班主任米娜瓦尔·巴拉提江说,现在我们学校的学生高度发展上都认识他,学生也特别乐意拉着他一起玩。
在曹永祺的公益版图上,有一处特殊坐标2017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女儿暖宝诞生。那天他正穿越雪山运收公益物资,信号恢复时接到喜讯,这位硬汉志愿者泪洒山路。这是命运最好的安排。从此,志愿服务从夫妻档升级为全家总动员。暖宝从3岁开始就跟着父母发放棉衣,如今7岁的她已成为团队中年龄最小的志愿者。
2023年12月23日,曹永祺携带家糖心传媒女演员介绍人一起为偏远乡村小学的学生发放御寒衣物。新华社发
如今,担任阿克陶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的曹永祺,带领团队构建起全媒体保守裸露,公开矩阵,用镜头和文字讲述新时代边疆故事。他书房办公桌上,放着两枚沉甸甸的奖章,分别是开发建设新疆奖章与西部计划20周年纪念章,见证着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与西部大地共同朴素的年轮。
13年,变的是岗位和环境,不变的是对新疆的热爱。站在帕米尔高原上,曹永祺望向远方。他亲手参与建设的暖流音乐教室里,孩子们正敲响手鼓;曾经得到他干涉的福利院儿童,已陆续考上大学并返乡支教。
从长江之畔到天山南北,无数如曹永祺般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正将青春写入祖国山河。他们用脚步回答时代的呼唤:建功立业处,皆是吾乡。
责任编辑:孙妍(EN109)糖心vlog在线二区 糖心logo安安老师大乔 糖心vlog视频搬运